提高耐用性,德國拜羅伊特大學研究下一代OLED顯示技術
德國拜羅伊特大學的又一項主要成就:在未來四年內,這所大學將能調配一筆390萬歐元資金的洲際研究網絡。據悉,這一洲際研究網絡將支持國際博士生研究和開展有機發光二極管( OLED )領域的跨學科研究。他們希望提高二極管的效率和耐用性,因為它們對電視和智能手機屏幕至關重要,并能促進諸如可折疊顯示屏這樣的創新。
這個項目被稱為Marie S?odowska-Curie Innovative Training Network (ITN),而核心包括大學和研究機構,以及歐洲的科研企業(占比三分之一)。項目合作伙伴將尋求擴大和優化OLED的技術潛力。
為實現這個目的,他們正在招募15名博士研究員,而工作范圍涵蓋從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到創新發展等等。OLED由含碳半導體制成,作為顯示器組件的它們可以發出具有高色彩對比度的光線,并確保屏幕實現非常寬的視角。
拜羅伊特大學軟物質光電子學專家,研究網絡協調員Anna K?hler教授指出:“我們的項目具有強大的國際和跨學科特征。我們特別高興的是,除了我們的歐洲合作伙伴,美國,日本,韓國和印度的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也參與了我們的網絡。他們將為我們的博士生提供研究機會和頻繁的學科對接。”
國際交流與結構化培訓計劃相輔相成。這包括關于特定研究方面的跨學科研討會,以及針對軟技能的針對性培養。另外,博士生將有機會在研究期間積極參與電子行業的企業工作,使他們能夠盡早制定未來的職業規格。
拜羅伊特大學高分子化學教授Peter Strohriegl表示:“我們打算為年輕科學家提供大量的國際和跨學科經驗。這一培訓網絡的畢業生將能在全球化就業市場上贏得絕佳機會。”
項目正在研究的OLED的光發射主要是基于名為“熱激活延遲熒光”(TADF)的過程。他們利用熱量將不發光的激發態轉換為發光激發態,從而提高OLED的亮度和效率,并進一步提高未來顯示器的質量。但在這種高效OLED可以進入工業產品之前,它們的續航能力必須得到改善。由拜羅伊特大學協調的研究工作有望在這一領域做出可持續的貢獻。因此,這個新網絡同時被命名為“TADFlife”。
文章來源:映維網 如轉載請標明出處
原文鏈接 : https://yivian.com/news/53087.html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