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面臨前所未有的“非語言隱私數據”濫用和監管挑戰
隨著公眾和立法者意識到他們多年來享受的免費服務需要以個人數據作為代價,科技公司正開始面臨著隱私問題的審查。現在,許多相同的科技企業正在向消費者出售虛擬現實設備。截至2018年,全球已售出數百萬套系統。
1. 用VR挖掘非語言數據
對于VR,除了記錄有關用戶位置、 社交 關系、口頭交流、搜索查詢和產品偏好等個人數據外,科技公司同時在采集非語言行為,如用戶姿勢、眼睛注視、手勢、面部表情和人際距離。
最近的一則新聞報道比較了主要科技公司的VR隱私協議。對此,一些公司承認他們記錄了“物理運動和面積”,而其他公司則使用了更寬泛的術語,比如說“設備事件”。
虛擬現實只有在系統測量到身體移動時才起作用,因為只有這樣內容才會相應地響應。例如在虛擬世界中,人們轉動物理頭部并與其他VR用戶進行眼神接觸,雙腿走動以穿過虛擬房間,移動物理手臂來抓取虛擬對象等等。系統可以記錄和存儲這些追蹤數據并供以后使用。
在2018年,為合理地顯示場景,商業系統通常每秒追蹤身體移動90次,而高端系統會記錄頭部和手部18種類型的移動。因此,在VR模擬中停留20分鐘就將留下近200萬條獨特的肢體語言記錄。在研究非語言行為的數十年時間里,心理學家從未見過如此規模的數據集。
2. 通過跟蹤非語言行為,揭示心理狀態和健康信息
非言語行為很大程度上屬于自動行為。盡管人們可以管制通過社交媒體發布的圖像和文字,但很少有人可以持續地調節不易察覺的微移動和手勢,如側視或真心微笑。從這個意義上講,非語言數據非常獨特。這種“行動勝于雄辯”的觀念通常與心理學家保羅·埃克曼(Paul Ekman)的研究相關聯。
臨床研究人員在過去十多年來一直使用VR數據進行評估。在早期,Rizzo及其同事構建了一間虛擬教室,其中一名老師在上課,而教室充滿了各種干擾。對于接受過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診斷的兒童而言,他們的頭部、手臂和腿部運動次數更多。采用類似的評估范例,Jarrold及其同事測量了頭部運動,并證明與正常兒童相比,高功能自閉癥學生在談話期間經常無視虛擬同學。
肢體語言也可能決定學習和課堂行為。Won及其同事使用VR追蹤系統從學生與教師的面對面交互中采集了非語言頭部和身體運動數據,并用來評估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肢體語言準確地決定了學生隨后的考試成績。在其他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實體椅子來測量身體姿勢,從而判斷個人的情緒。
一些人認為,在線追蹤數據的真正價值在于它在預測模型中設置參數的影響。大多數用戶并不擔心他們在為“宏觀”模型做出貢獻方面的作用。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的運動數據有助于實現可以根據任何人的身體運動來確定行為的整體算法,這名用戶則可能愿意用數據交換免費技術。實際上,社交媒體公司的當前商業模式正是圍繞著通過追蹤數據來定制廣告。非語言數據將能增強這一戰略: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在VR場景中測量的頭部運動可以說明用戶對場景內容的評價。
但算法也可以針對個人量身定制。在一項使用面部運動數據來估計錯誤的研究中,被試使用手動追蹤設備對虛擬對象進行分類,而系統將通過計算機視覺測量他們的面部動作。研究人員評估了被試的排序任務效率,并將每個人分類為高效率者或低效率者。只需數分鐘的面部追蹤數據,計算機視覺就可以確定用戶到底屬于高效,還是屬于低效。 人們未來的整體工作質量可能會受到少量非語言數據的影響。
3. 保護非語言數據
這種算法可能存在VR之外的價值,因為即便是采用較舊的技術,通過計算機視覺捕捉和分類現實世界中的身體動作也相當簡單。從這個意義上講,個人在VR系統中停留的時間將為匹配身體語言與后續行為結果的算法提供訓練數據,但預測結果的價值可以擴展至真實世界。科幻小說中確定未來行為的概念成為了一種可能性。我們可以想象贊助的內容是為了確定未來行為而設計。不同于典型的產品放置策略,贊助商可以提供令人信服的VR體驗,從而引出所需的非語言規律。
保護消費者最可行的解決方案可能來自政府政策,公司自我監管和用戶自身。監管機構應該監控隱私政策的變化。一種不同類型的解決方案是,消費者自己增加硬件過濾器,從而有意識地降低數據保真度(如位置數據更新的頻率)。或使用算法“遮擋”他們的數據,有意地將隨機噪聲添加到運動數據流中,這將阻礙系統通過數據來估計結果的能力。當然,這兩種解決方案都可能影響VR體驗,因此它們并不是最佳的做法。
4. 總結
Common Sense Media最近發布了一份關于VR與兒童的報告。在調查中,對于至少擁有1名17歲或以下兒女的家庭中,大約五分之一擁有VR系統。大約有一半的家庭在調查前一周使用過VR。即使考慮到樣本出現偏差的概率,很可能有數十萬人在那一周使用過VR,而這些VR系統將記錄數十億條關于肢體語言的數據點。
虛擬現實提供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體驗,并且鑒于其在通信,教育和培訓中的作用,映維網仍然非常看好它能成功融入媒體領域。但除非我們在早期解決隱私問題,否則違反非言語隱私的壞處可能會多于這些好處。
文章來源:映維網 如轉載請標明出處
原文鏈接 : https://yivian.com/news/49468.html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