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VS品質!PS VR與Oculus平臺內容分析
既然E3游戲展已經結束,各大廠商預備在接下來的大半年里將要發布的最重要的游戲內容都已經公開,我們就可以遍攬全部消息,從全局的角度來看一看本次展覽。
今年的E3游戲展已經圓滿結束,展會上各大廠商力推VR游戲,為我們帶來了大量優質作品,其中不乏許多傳統游戲大作的VR版本,看來各大廠商對于VR的態度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熱情。在眾多廠商之中,索尼可以說是最積極的了,PlayStation VR平臺發布同時就公布了30多款VR游戲,其中還有《生化危機7》,《蝙蝠俠》,《最終幻想15》以及《星球大戰》這樣的重磅內容。與之相比Oculus雖然也發表了大量作品,卻缺乏能夠吸引眼球的“大作”,顯得較為平庸。
當然,這樣的情形也算是合情合理的。畢竟Oculus Rift的正式發布已經過去了幾個月,粉絲們的熱情也有所消減,而相反,E3游戲展確是索尼PS VR平臺首次亮相的展會,自然會更為盛大。
Oculus在E3展的游戲發布可以用靜悄悄來形容。它發布了4款游戲,每一款都可以與它的Touch控制器聯動。這4款分別是《威爾遜之心》,由Twisted Pixel制作的黑暗系恐怖冒險游戲;Trip Wire的《殺戮空間:入侵》則充滿了血腥暴力元素;終于變成完整版VR游戲的《熾熱》以及Sanzaru Games的回歸之作《Ripcoil》,一款競技類拋擲飛盤游戲。
這些都不是重量級游戲大作,他們都是中等水平卻廣受歡迎的改編游戲甚至是全新作品。他們都不夠知名,各大新聞媒體的游戲頭條基本上都被《生化危機》這樣的作品占據了,甚至當《輻射4》VR版發布的時候,連Vive都上了新聞首頁。
明星效應,Oculus的發布會缺少的正是這個東西。索尼列舉出的一系列名字點燃了所有參展人員的激情,不過當他們真正去試玩這些游戲的時候,大概就沒有這么激動了。例如大名鼎鼎的《生化危機7》,這個大作使用的還是老式的DualShock手柄,雖然游戲內容不錯,但有一些人反映玩游戲時感到頭暈惡心;《蝙蝠俠》的海報雖然很誘人,但開發者也承認游戲最多只有60分鐘的體驗。。。
至于《輻射4》,我不得不懷疑這個游戲原本的某些機制是否與VR兼容。其實我想說的是,大作雖然很牛,但它畢竟是為傳統游戲平臺開發的,可能并不適合VR。
另一方面,Oculus發布的游戲雖然沒什么名氣,卻與它的VR系統、Touch控制器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兼容。比如《威爾遜之心》,雖然發布那天大部分人都因為要去參加索尼的發布會而忽視了它,但它絕對是E3展上VR體驗最好的游戲之一,它將VR硬件的很多特性融入游戲本身,而不是簡單地把那些開發者覺得很酷的東西塞了進去。
目前,我們在Rift平臺很難找到一款第一人稱射擊游戲,道理很簡單,單純就是游戲手柄天生不適合玩這種游戲。由于Touch手柄還未上市,Oculus也不希望開發者制作這些明顯體驗不佳的內容。
是的,Oculus因為發貨延遲以及越來越走向封閉而廣受指責,但是它并沒有失去挑選最合適VR體驗的眼光。Oculus采取了最為務實的態度,它當然可以現在就為平臺帶來一款《使命召喚》級別的VR游戲,它當然也可以更加開放自己的平臺。但是有名不一定有趣,吸引人不一定能賺到錢。畢竟,最終人們選擇Oculus就是希望能夠在平臺上玩到體驗良好的游戲。Oculus下的是一盤更大的棋。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點評
相關閱讀
-
Oculus VS Vive!誰是體感控制之王?
當今VR領域最強大的兩款設備是什么?毫無疑問是HTC Vive和Oculus Touch。現在已經有不少人嘗試過Vive的體感控制器了(因為它已經正式上市銷售了),而它的主要競爭對手Oculus To...
- Hulu福利大放送,免費看VR美劇
- 野性的呼喚 在《野蠻祭禮》中釋放內心的欲望
- 沒用過這裝置,就別說自己玩過VR太空模擬戰
- 你會對角色產生共鳴嗎?韓國啟動新VR計劃
- 現實太危險 還是用體感來一場VR《攀巖》吧